本网讯(通讯员 阳检宣)
近日,在全市检察长会议上
汉阳区人民检察院就加强专业化人才
培养工作作经验交流。
汉阳区检察院牢固树立全局人才观、全员人才观,深耕细作“阳检有曰”育才工程,探索形成在学习中淬炼、在履职中历练、在实战中锻炼的专业化人才建设体系,让各类检察人才阶梯式成长、压茬式成才。
突出思想淬炼
催生人才建设“内核力”
坚持把思想淬炼融入干部成长全周期,以理念先行夯实履职内核。
举办“学理念 强党性 建新功”主题演讲比赛
围绕“学”字,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及新时代检察理念教育传导,建立理论辅导、法律解读、案例研讨“三位一体”学习模式,常态化开展“以党的创新理论说办案、讲工作”活动20余次,助推提升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政治能力和业务素养。
武汉市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与汉阳区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开展党建联创联建活动
围绕“融”字,贯通党性教育和文化涵养,用好用足党建共建联系点、政法先锋队等资源,拓展理想信念实践活动,让干警在参与党建联创联建、“学理念强党性建新功”主题演讲、检察文化宣讲中认知迭代、理念升维。
举办省优公诉人载誉归来分享座谈会
围绕“传”字,邀请经历遴选借调、竞赛比拼的青年英才化身授课老师,通过榜样选树领航、经验积淀传承,凝聚共进力量,形成检察成就人才、人才成就检察的良性循环。2024年,30个集体和个人获市级以上表彰奖励。
强化履职历练
激活人才成长“一池水”
举行检察实务导师制签约仪式
面对新入额检察官、新进青年干警较多,案件淬炼不够、履职经验不足等挑战,畅通多元历练渠道,让汉阳检察人才根系更加发达、履职活力更加迸发。推行“喂”案子带教模式,近三年先后选派19名青年检察官、检察官助理参与重大职务犯罪案、涉黑专案、跨境电诈案等重大疑难案件,让检察人员在全程跟案中淬炼办案技能。推行走出去带教模式,有针对性地安排青年干警担任社区“第一书记”,到区委主题教育专班等锻炼,参与12309检察服务中心及驻区综治中心检察工作室轮值接访、矛盾化解,让检察人才“跨界”增阅历、长才干。推行传导式带教模式,用好检察实务导师制度,先后师徒结对16人,在一体研讨办案、练兵竞赛指导中加速提升检察干警履职能力。一批中坚力量在参与办案、为民服务等工作中获得能力提升、受到广泛认可。
近三年,有7名骨干人才遴选进入市检察院及市直机关,6名新晋员额检察官、检察官助理在业务竞赛中名列前茅,13名业务能手走上部门领导岗位,营造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
坚持实战锤炼
实现人才发展“春满园”
组织青年干警参加武汉市检察机关第二届“青廉思辨”辩论赛
省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王守安为在湖北省第三届公诉人与律师电视辩论赛决赛中获“最佳辩手”称号的韩哲昊(前排左一)颁奖
紧紧扭住证据审查、案件汇报、文书拟制、思辩调研等核心素养,成立院辩论队及“优公训练营”,开展文书评选、案例演说、主题分享、听庭评议等练兵活动,加大对垒演练、情景教学、系统训练,摔打历练实战能力,挖掘培养竞赛人才。2024年,在多个条线业务竞赛及论辩赛中斩获佳绩,涌现出全国案件管理业务能手、全省十佳公诉人、全省十佳检察官助理、全省控告申诉业务标兵、全省检律论辩赛“最佳辩手”等7名国字号、省优、市优业务人才。
举办“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助力法治政府建设"研讨会暨汉阳区检察院第十八届理论研究年会
坚持以团队建设反哺人才培育,以“标兵攻坚+青年推进”的攻关模式组建专业化办案团队、理论研究团队13个,在承担重大案件办理、课题研究、品牌创建、案例培育等任务中深耕协作、提升能力,一体推进检察业务和人才梯队建设。通过团队熔炼释放集成效应,孵化了一批典型案例、备用人才。深化检校合作,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武汉大学、国家检察官学院等搭建思维碰撞、实务合作平台,开展高校名师授课、重大课题联研、专家咨询等合作,共育高层次法治人才。2024年,4个团队获评省、市优秀办案团队,5人入选全国、全省人才库;2份检察建议获评全国、全省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18件案件入选全省、全市典型案例、精品案件;承担完成最高检、省级、市级理论调研课题9个,在《人民检察》等省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理论调研文章10篇,获奖24篇。
下一步,汉阳区检察院将秉持先锋传承,薪火相继,深入开展“干部素质和办案质效提升年”活动,以更大重视力度、更优机制建设、更实教培举措,持续深化专业化检察人才培养工作,为充分履行检察职责、服务保障支点建设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