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李丹)
为深入落实“干部素质和办案质效提升年”工作要求,3月18日下午,汉阳区检察院举办阳检有“曰”理念大讲堂,通过业务骨干上讲台交流业务、分享经验的方式,实现以讲促学、以学促思、以思促干,助力检察干警提升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能。
优秀检察建议“炼成记”:
从案例培育到高质效履职
行政检察部门副主任资晓露结合参加2023年度全国优秀社会治理检察建议评选的经历,以在办案中践行敢于监督、善于监督的办案理念为指引,从“评选流程、案例培育、高质效履职”三方面展开分享。她认为,优秀检察建议的培育需注重“三个提前”:提前筛选案件,围绕法律监督职能,针对社会治理难点、民生痛点,选择具有典型性、可塑性的案件;提前规划办案路径,在案件办理初期即融入社会治理视角,明确建议方向;提前联动职能部门,确保建议内容“靶向施策、切实可行”。高质效履职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办案不能止于程序终结,要以“穿透式”监督推动源头治理。
破解行刑反向衔接难题:
明晰路径促规范
针对当前行刑反向衔接工作中的实务困惑,行政检察部门检察官助理李丹以“行刑反向衔接工作常见问题的梳理与探讨”为主题展开剖析,结合最高人民检察院于2024年11月印发的《人民检察院行刑反向衔接工作指引》及本院检委会审议通过的《不起诉案件反向衔接工作指引》,对行刑反向衔接工作、系统操作流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就不起诉案件移送不及时、移送文书材料不规范、《检察意见书》送达渠道不通畅、“可处罚性”标准不统一等问题解决提出对策,旨在加深刑事检察部门和行政检察部门的沟通协作,促进行刑反向衔接案件办理的规范化。
行政检察部门主任郑朝晖作总结指导。他指出,两位干警的分享紧扣实务痛点,既有理念引领又有实操价值,体现了阳检有“曰”倡导的“善思、善谋、善为”精神。他围绕主题,提出:一要强化“个案办理+类案治理”思维,通过检察建议推动治罪与治理并重;二要打通行刑衔接“堵点”,以跨部门协作提升法律监督刚性;三要深化检学研一体化机制,将大讲堂成果转化为办案实效,为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检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