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格

强化系统思维,统筹多元融合 探索谱写轻罪治理“汉阳篇”

【字号:    】        时间:2023-08-24      

  本网讯(通讯员 刘蓉 余佳)近年来,汉阳区检察院办理轻罪案件已达案件总数的89.79%,为主动适应刑事犯罪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该院强化系统思维,将轻罪治理作为重要司法实践课题,主动将检察之治融入社会之治,坚持惩治犯罪与人权保障相结合、效率与效果相结合、实践与实效相结合、科技与办案相结合、治罪与治理相结合,以轻罪治理现代化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坚持惩治犯罪与人权保障相结合

推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行稳致远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核心是自愿性,只有充分保障了嫌疑人、被告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这项制度才能更好地实现。”汉阳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保障认罪认罚自愿性、真实性、合法性,让每一个认罪认罚案件经得住考验,汉阳区检察院一方面全面开展认罪认罚案件听取意见同步录音录像工作,助力提升认罪认罚案件办理质效,让“镜头下办案”成为新常态,另一方面在办理认罪认罚案件时,充分听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或值班律师的意见。

  2022年底,汉阳区检察院根据《人民检察院办理认罪认罚案件听取意见同步录音录像规定》,及时升级改造办案用房,添置相关办公办案设备,配套做好录音、录像和警务保障等工作,实现同录率100%。保障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自愿性和真实性,也对检察官在适用认罪认罚中尽好权利保障、释法说理、量刑协商等义务起到监督作用。

  “犯罪嫌疑人在认罪认罚前的权利告知、证据开示、量刑协商,都在我们的见证下进行,作为值班律师,我们的会见权、阅卷权和相关信息知晓权都获得了有效保证。”担任值班律师三年的钟律师在应邀参加该院举行的“以政治说办案、讲工作”活动时表示。2022年以来,值班律师共为1653名犯罪嫌疑人签署认罪认罚具结书提供法律帮助,占认罪认罚总人数的83.02%。

  锚定“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基本价值追求,2022年以来,汉阳区检察院准确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审结1991人,占审结总人数的94.17%,其中盗窃、危险驾驶、故意伤害三类轻罪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适用率达98.06%。上诉率持续下降,服判息诉效果进一步提升。

坚持效率与效果相结合

让繁简分流落地生根

  迟到的正义非正义,高效办案有利于减轻当事人讼累,及时修复被侵害的法益,消除社会矛盾风险隐患。在案件总量逐年增加、轻罪案件占比较大的情况下,繁案精办、简案快办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办案机制、办案流程、人员配置的全面提档升级,繁简分流在汉阳区检察院落地生根。

  “殷检察官,我们这里有轻伤害的案件已经赔偿谅解了,还需不需要走报捕程序呢?”在武汉市公安局汉阳区分局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里,值班检察官正在为一线办案民警就故意伤害类案件答疑解惑,前来“问诊”的民警挤满了办公室。这样的场景已经成为了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值班日的日常。

  发挥侦协办前置作用,将繁简分流工作嵌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中,统一将分流关口前延至侦查环节。检察官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的同时,提出后续捕诉分流处理的建议。针对适用速裁程序中案件数量最多的危险驾驶案件和轨道交通分局办理的案件,成立专门办案组,合理调配办案力量,集中快速办理,专案组办理案件速裁率为81.67%。

  此外,该院还制定了相关工作指引,对轻伤害、侵财类等案件可以不提请批准逮捕的情形作出明确规定。同时,建立“集中告知、集中讯问、集中具结、集中听证”的“四集中”办理机制,在程序衔接上做“减法”,加快办案节奏,办案周期大大缩短。2022年以来,轻罪案件平均办案周期为18天,退查案件相比2021年同期减少75.14%,加大推进轻罪案件快办机制步伐,有效减少案件流转、提升了诉讼效率。

坚持实践与实效相结合

做好轻罪治理“后半篇文章”

  促进轻罪治理机制常态化。推动区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出台保障公、检、法、司各政法部门共同落实刑事司法政策的衔接协调机制,形成协同推进轻罪治理现代化的整体合力。细化各类型轻罪案件的无社会危险性不捕、相对不起诉工作指引,引导检察官强化逮捕必要性、起诉必要性的实质性审查,增强轻罪治理意识。

  推动轻罪治理机制灵活化。创新工作方式,打通轻罪治理中调解难的堵点,与武汉市琴台公证处共同签署《公证参与涉人身伤害刑事案件赔偿保证金事务合作协议》,建立起武汉市首个刑事案件赔偿保证金提存制度,防止公平正义被“漫天要价”裹挟。已对27名犯罪嫌疑人启动赔偿保证金提存制度,提存赔偿保证金149万元,促进23起案件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实现轻罪治理机制长效化。推行“不起诉+社会志愿服务”模式,针对轻罪行为人定制多样化服务内容,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教育实效。联合区交通大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精细适配安排“交通安全劝导员”、扶贫护幼助残等公益岗位,累计引导93名拟不起诉人员自愿参与社会公益服务,服务时长达2790小时。

坚持科技与办案相结合

探索数字赋能法律监督

  “轻罪综合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仅凭一家之力,我们希望在办案各环节用好数字检察这一提升法律监督质效的引擎。”汉阳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负责人表示。

  研发“非羁码”APP,并逐步优化升级为小程序,推动数字监管适用阶段前移,充分运用信息化核查手段扩大非羁押强制措施适用,通过细化设置电子围栏、人脸识别、外出审批等措施,解决对轻罪人员适用非羁押强制措施监管难的问题。2022年4月以来,已有效监管非羁押人员556人,无一人脱管失控,诉前羁押率同比降低20.88个百分点。

  以“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探索监督新模式。深入践行“个案办理—类案监督—系统治理”的数字检察路径,以个案为“小切口”有针对性地研发构建法律监督模型7个,归集线索565条,监督成案19件。如通过刑事审判法律监督模型,结合检察业务应用系统、裁判文书网上获取的刑事判决相关信息后,对2021至2022年的刑事判决结果比对数据后筛选出线索205条,发现监督线索8件。

  以“信息化”打造一体化办案新格局。通过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对接公安机关警务综合运用平台、“两法衔接”平台和检察业务应用系统2.0,打通信息传输通道,实现跨部门数据交换、案件网上流转、业务协同办理,不断提升新时代检察工作现代化水平。

坚持治罪与治理相结合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汉阳

  强化前段引导,夯实矛盾化解基础。充分发挥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的职能作用,依法提前介入,对于矛盾突出的邻里亲朋之间轻伤害、交通肇事等案件,在侦查阶段做好认罪认罚从宽教育、矛盾调解工作。

  强化中端配合,融合履职消除矛盾。主动延伸检察职能,融入“大调解”格局,联合区公安分局、区法院、区司法局创新建立“刑事和解+多元化解”的一站式联合办案模式。2023年4月,在汉阳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挂牌成立检察官工作室,成功调解刑事轻伤害案件12件,发挥检察听证答疑析理作用,推动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强化末端治理,构建联动化解格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拓展监督视角,将审查视野从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延伸至案件暴露出的社会治理痛点、难点,为诉源治理贡献检察方案,制发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6件。就认罪认罚不起诉行刑衔接工作与相关行政机关主动沟通,完善认罪认罚后不起诉处理与行政处罚程序的衔接机制,依法对相关被不起诉人训诫、责令具结悔过,向公安机关制发行政处罚《检察意见书》52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