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风格

以案释法 | 这样的高薪“话务员”不能做!

【字号:    】        时间:2021-10-12      

  (本网讯 通讯员吴松恩 余佳)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民群体逐年壮大,“网络打工”逐渐成为兼职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网络兼职提供了一些新型工作机会的同时,无形中也成为了滋养网络犯罪的土壤。铺天盖地的兼职广告背后可能隐藏着犯罪陷阱,稍有不慎就会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或帮凶,最后“赔了夫人又折兵”。

消失的理财软件和7万元投资

  “您好,我是xx证券的客服,您之前在这边注册过账户,还有印象吗?最近我们为了回馈客户,建了一个微信交流群,邀请您免费加入,请您参考一下。” 

  2021年1月,接触投资理财不久的程先生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里的人自称是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邀请程先生进入微信群免费学习投资理财课程。 

  刚刚进群,就有人添加了程先生的微信,并发来了一个软件下载的二维码,称该软件是券商特别提供的客户福利,有当天交易的权限,不用等隔一天。程先生半信半疑。但进群后,群里不少人陆陆续续发出了自己的收益截图,十分热闹,程先生便信了大半。 

  于是,在对方的引导之下,程先生下载该软件、注册账号,并投资了75000元。一个月后,程先生发现软件无法打开,私聊客服后只得到了系统升级的回复,心存疑虑的程先生在群内发出了疑问,却被踢出群聊。 

  恍然发现自己被骗的程先生立即向公安机关报警。


图片来自网络

身份多变的高薪“话务员”兼职

  程先生报警后,公安机关找到了给程先生拨打电话的小云。 

  2020年7月,小云被网友拉入一个名为“武汉兼职日结”的微信群内,群内每天有人发布兼职信息——“在家兼职,一部手机一个微信,工资日结,月入过万不是梦”。信息发布者告诉小云,这个兼职要求不高,只需要说话流利,能根据指定话术拨打指定电话拉人进群即可,线上线下都有,只要成功进群就能获得一单60元到70元的收益。高薪的诱惑让小云心动不已,立刻开始了这项兼职。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云也发现了一些异常:她的身份常常在变,有时她自称财经客服,邀请对方进群免费获得财经新闻、财经咨询分享;有时她自称某某证券中心的工作人员,添加对方好友是为了发放荐股福利。这些人进群之后,小云就不再与他们联系也无需回答任何问题。 

  2020年底,小云看到了一些反诈宣传后,开始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事是涉嫌违法犯罪。但在高额收益之下,小云仍心存侥幸,认为自己只是负责打电话,不会有任何影响。但小云担心自己的手机号会出现问题,还特意从网上购买了虚拟卡,每次拉人进群时都会自己加上一句风险提示:“你只需要简单操作一下就行,任何需要收费的项目请不要相信。” 

  2021年9月6日,经法院判决,小云犯诈骗罪,但念在其系初犯、从犯,情节较轻,并退赃退赔,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 

警惕违法兼职,避免成为犯罪帮凶

  目前,电信网络诈骗呈高发态势,犯罪分子常常利用社会阅历不足的年轻人实施诈骗,如本案中的小云。此外,买卖个人银行卡、放置GOIP为电信诈骗提供技术支撑等都涉嫌犯罪。 

  检察官提醒,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不要轻信所谓的轻轻松松日赚二三百元的工作,在求职的过程中,一定要擦亮眼睛,多听周围人的意见,明辨工作性质,选择切实可信的打工渠道,避免落入圈套或成为帮凶。也要提醒广大网友,不要轻易添加任何陌生人的联系方式,不扫描、不点击任何来源不明的二维码和链接,避免被诈骗分子趁虚而入。